尉迟学彪:互联网隐私保护技术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2021-05-31 16:37:34
  • 0
  • 0
  • 0
摘要:互联网为各地学校停课不停学提供了便利的同时,给监管部门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有害信息的发现和处治工作,主要是利用多维特征,比如说文本特征、图像特征、链接特征、访问特征、域名特征等等,开展对互联网有害域名的基础筛查。
从监管角度来讲,互联网隐私保护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保护我们个人隐私不被泄露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的可乘之机。
未成年人在采用了这些加密技术网站的时候,我们传统的监测和黑名单过滤手段是没法对它们进行封闭的。所以加密技术对我们互联网内容监管,特别是互联网网络、未成年人网络工作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有害信息治理的挑战

我今天简单的从技术角度向各位专家分享一些粗浅的想法。

我们有一部分工作主要是做有害内容的治理,我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下,就目前互联网上的一些新的技术,特别是一些隐私保护技术,对于有害内容治理的挑战,包括传统的一些监测、过滤的手段的一些挑战。

我前两天刚刚关注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由6月1号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的规定,网信部门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活动。因为我们是网信办的直属单位,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是联合共青团中央,连续两年发布了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今年的报告现在还没有正式发布,里面有一些数据我可以提前透露一下。

截止上个月,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已经是接近两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95%,未成年网民当中拥有属于自己上网设备的比例高达80%以上。特别去年新冠疫情以来,互联网为各地学校停课不停学提供了便利,所以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学习社交工具,给我们监管部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隐私保护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开展了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的发现和处治工作,主要是利用多维特征,比如说文本特征、图像特征、链接特征、访问特征、域名特征等等,开展对互联网有害域名的基础筛查。保证我们有专业的审核团队,对一些审查的结果做一个相应的处置。在过去两年,从2019年到2020年,我们筛查发现并认定处治的各类有害域名以及关联网站就高达66万个,各类有害域名主要是指网络钓鱼网站、黄赌毒网站等等,还有一些内容层面,比如说危害公共社会安全的一些内容,截止到今年我们筛查和发现各类有害域名和关联网站就有13万个,单从数据来看,互联网有害内容治理工作非常艰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杀熟现象日益严峻,由于互联网信息泄露引发的研究,互联网加密技术也开始涌现。从我们监管的角度来讲,互联网隐私保护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保护我们个人隐私不被泄露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的可乘之机。一方面一些有害的网站会主动的采用包括APPS、D0P、DOH,等等在内的各种加密进行,来进行有害内容的加密、传输和分发,来躲避我们的内容监管。未成年人在采用了这些加密技术网站的时候,我们传统的监测和黑名单过滤手段是没法对她们进行封闭的。所以加密技术对我们互联网内容监管,特别是互联网网络,未成年人网络工作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这是一个技术研究问题,我们目前也是在着手对这一新变化、新挑战正在做积极的研究和应对。今天我也是把问题抛出来,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来共同为我们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尉迟学彪,中国网络空间副研究员)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