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钟:北京大学教授、博导、ISACA主席
观点摘录:
在如今,当社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之后,大家离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字信任。数字信任是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学术和产业命题,人与人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打交道都要靠数字互信。尤其是ChatGPT出来之后,伦理道德完全不能再靠人的耳朵、眼睛管理,这使得数字互信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发展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德“数字互信”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关注国际上在互信方面的需求,建立依托于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的交流通道,有一个常设性的机制。互信问题应该是自上向下的,如何在中德“数字互信”里找到不失利益的调整,是最终解决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能先做到这一步,对未来是很好的一个展望。
发言内容:
《中德“数字互信”》这个题目非常有意义,互信问题是自上向下的,政治互信、外交的互信决定了我们其他的结果,是很棘手的问题。对于中德“数字互信”这个问题,我提三方面建议。
第一,数字信任是基础,ISACA全球有十几万专业人士的机构,它不完全是美国的,但是现在很低调,因为外国的一些机构也被管制了。ISACA专门建立了数字信任的委员会Digital Trust,并且做了一些前期的计划。我看到这个英文名字的时候就跟它联系在一起,其实它是从传统信任理念到新型数字的概念导出来的,以及到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后大家离不开的一个就是数字信任。但它还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还在大的环境、是否认可命运共同体、一个地球等这些理念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数字互信该怎么落地,值得深思。
数字信任是重要的学术和产业命题,人与人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打交道都要靠数字互信,尤其Chat GPT出来以后,伦理道德完全不能靠人的耳朵、眼睛,这使得数字互信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发展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7月份ISACA的年会上,在上海会做报告,这个很有意义。
第二,中德“数字互信”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应建立依托于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的交流通道,有一个常设性的机制是第一步。这点跟中美之间过去想做的事是有可借鉴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民间的“二轨”对话。
第三,把国际上在互信方面多层次的关切加上深入分析实实在在的形成报告。我们出了这么多标准,这么多规范,法律上人家不跟你对抗,但是在标准会议上,公开名单上日韩还有其他人等就想让我去中间沟通这个事情。我们把这些关切总结出来,中德还是有点特殊性的,这对我们来讲还是好的。
我们如果不改变,想往前走一步很难,但我们要怎么改变?是以退为进?还是平移?国家安全和其他的东西怎么在这里面找到一个妥协又不失利益的调整,可能是最终解决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能先做到这一步,这对未来是很好的一个展望。过去西方是没有中国的世界,欧洲还是欧洲,但有了中国的世界的确大家都好了,现在德国对中国有很多的贸易,经济贸易全球化以后整个GDP往上提升,为了避免变成一个孤立的中国,成为双元化的世界,中国确实有变化。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很强大,能链接也能割裂化,都可以选择性的操作,这为政府、为党中央决策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